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收藏※ > 正文内容

三菱越野VS日本女人

2009年04月07日※美文收藏※29880

老婆对汽车不是太懂,连常见的车标都认不太全。吃过晚饭后经常和老婆一起出去溜弯,每走的车多的地方老婆就会去认车标。

今天和往常一样,老婆一边走一边认车标。现代、本田、奥迪、雪佛莱……

突然老婆指着一辆三菱帕杰罗越野车说:“老公,这辆车一定是日本车吧!”

我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老婆问到:“行啊!有进步,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婆得意的说道:“那是自然,你老婆多聪明啊!你没看到它背后也背着一个日本女人衣服上才有的包包嘛!”

我无语……
日本、和服、越野车

和服知识

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部都要缠上一个看来既象小背包的东西。其实,那不是小背包,是腰带的打结,日本人把它叫做“带”。

桃山时代(1582-1600),丰臣秀吉积极倡导海外贸易,招致许多传教士远渡重洋前来这个东方极地岛国。当时日本人见传教士的外袍是用绳子状带子系住,很感兴趣,纷纷模仿。日后又受朝鲜传统服的宽腰带影向,才逐渐演变成今日和服那种包包结腰带。

最初只是将编成绳子状的带子层层缠在身上而已。这是名古屋绳带与博多绳带的起源。江户时代才改为宽腰带。本来也只是3、4厘米宽的腰带。后来渐渐加宽。成为今日需折两半缠在腰上的腰带。但这种缠法会隐没女性三围,变成上下一般粗的圆柱形身材。于是女人们便想出在腰带上打结的方法,并尽量让打结靠近胸部以强调曲线。和服腰带的打结起初也跟全球所有男性皮带一样,结在正面,打结也很小。不过腰带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引人注目,于是越打越大,最后大到看不到脚趾,走起路来像挺个啤酒肚子又因这样一来行动反而不方便。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女人干脆来个史无前例的服饰造反,将腰带打结移到背后。并将西方妇女不可欠缺的项链,胸针等装饰品,全改头换面成为绳带或是其他腰带上的装饰品。全装饰在前面或背后腰带上用带系身可以显出形体的美,同时也是为了装饰,使艳丽的和服更加多彩。

日本的腰带在背后打有不同的花结,象征不同的意义,表达着个人的信仰和祈愿。据统计,日本带的普通结法就有289种。带一般长3.4米,需在腰上缠三四圈。值得特别介绍的是一种供日常系用的“名古屋带”。这种带宽30厘米,长3.6米。据资料,在桃山时代,日本女性曾用细带束腰,但因形象不美而未被推广。丰臣秀吉进攻朝鲜时,驻军名古屋。当时,云集在名古屋的艺妓头扎大发髻,身穿小袖衣,腰缠由中国工匠织的青红两种颜色的筒状锦带,很是艳丽。这种时髦的打扮,立即不胫而走,这种带于是亦被称作“名古屋带”。

标签: 美文

相关文章

分道扬镳的镳指什么

分道扬镳的镳指什么

一、释义本义:分道而行。才力相当,各有千秋。犹独树一帜,各行其是。比喻:比喻志趣、目标不同,各走各的。二、成语故事此典出自《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孝文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元志做洛阳令。元志青年时代读过不少书,学识丰富,并且办事干练,为人强悍。他的父亲曾经救过皇帝的命,所以元志在孝文帝面前,有些自鸣得意。有一天,元志乘车出门,在路上巧遇朝廷的御史中尉李彪。李彪的官职比元志高,按礼节元志应该给李彪让路,但是元志毫不谦让,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两人只好一块来见孝文帝,让孝文帝裁决。见了孝文帝,李彪说:“我是朝廷上的近臣,哪有洛阳令与我抗衡的道理?”元志说:“神乡县士,普天之下谁不编户?所有居住在洛阳的人全部都编在我的户籍中,我岂有趋避中尉的道理?”孝文帝看看他们俩人,由于两个人都是自己的亲近臣僚,...

魑魅魍魉是几种妖怪?

魑魅魍魉是几种妖怪?

一、释义本义:指传说中山川间害人的鬼怪。比喻: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含贬义。出处: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体。”。二、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周天子名义上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已逐渐失去控制各个诸侯国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南方的楚国逐渐强大了起来,特别是到了楚庄王时,楚国就产生了侵吞中原、取代周王朝的野心。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带领大军去攻打陆浑的戎人(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散居于今河南嵩县及伊川县境),来到了东周王朝的都城王城(今河南洛阳市)城下,在那里炫耀武力,阅兵示威。周定王知道后,赶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就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是个什么样子,其大小轻重如何。九鼎是周王朝最高权力的象征。王孙满心里明白,楚庄王特意问鼎,显然是藐视周王朝,并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于是他机智而又含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