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中须避免的资金损失
一、工期:
工期滞后所造成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为未按合同工期完工,发包方按合同约定所给予的违约处罚。未按时完工进行处罚的情况,在我国现状建筑市场条件下,除非与发包方出现重大矛盾,否则很少发生。这与我国的国情是分不开的。间接损失则是因工期的延长,所发生的工程管理成本:人员工资、机械设备租赁和折旧、资金周转滞留等所带来的资金损失。间接损失是客观存在且发生工期滞后时无法避免的。造成工期损失的原因主要存在如下方面:
1、施工过程中工序安排不当,造成等待,或待料停工,即窝工现象。窝工不仅对总承包方造成损失,分产生窝工的分包方同样也会产生损失。
2、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对工程整体工作内容的认识。
3、各施工班组间各行其职,缺乏整体协调和合局观念。
4、命令或指示不清楚,造成工序不能一次完成或返工。
5、未能落实督导施工工具、材料、设备等应放置于指定位置,造成施工进度缓慢。
6、不应超时的工作,造成超时施工。造成本工序滞后及影响紧后工序。
7、未检视每一阶段的工作,是否供给合适的工具与设备,如水电管线等。
8、对员工督导不力,工作散漫,效率低下。
9、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数量不足。
10、缺乏施工经验的工人,出力不出功。
11、流程繁复,要求填写报告及申请表格太多。
12、纵容聊天、擅离工作岗位、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13、疏于监督,工序衔接跟不上,造成施工空白期。
14、员工的执行力跟不上,责任不能落实到人。
15、出现问题时,清查原因不及时,导致误工。
16、不按规范施工,工程质量不达标,导致返工。
17、与监理方沟通不畅,频繁停工、整改,造成窝工。
二、材料:
材料浪费造成的资金损失均为直接损失。作为人、机、料三大因素之一的材料,如果造成浪费,所带来的资金损失是巨大的。在国有企业或是大型企业材料浪费相比中小企业是较大的。材料浪费是很直观的,中小企业“家小业小”败不起,所以都会比较注重材料管理。材料管理主要体现在钢筋、模板、砼、周转材料等方面。但本着“捡了西瓜也捡芝麻”的原则,其它小型和零星材料也需加强管理。
18、物资管理监管不严,进场材料不符合国标要求或图纸要求。
19、材料领取不规范,钢筋、水泥等主材浪费或流失。
20、材料随意堆放,未考虑施工及加工方便。造成材料破损或丢失。
(一)、钢筋:
钢筋材料浪费通过严格管理是可以尽量避免的,有经验的技术员和有经验的钢筋抽料人员,能将钢筋节约太到最大化。比如长短料(9米和12米)的搭配作用,即可以节省材料,也可以节省钢筋加工成本。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下料(规范下差下料)也是节省钢筋的重要手段,当然,这是不提倡的,但在建筑行业又是客观存在的。
21、钢筋专业知识不够或经验不足,图纸看不明白,规范不清楚,就开始下料加工。
22、因图纸破损、难懂、看错,造成下料错误。
23、技术交底含糊不清,没有明确技术指标要求。钢筋料单未审核。
24、钢筋加工机械调试不到位,检查不及时,造成下料偏差较大。
25、未对每一工序的材料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标准与差异分析)。
26、现场管理人员对材料的价值认识不够。
27、缺乏纪律,纵容粗心或不当的工作。
28、搬运过程中,导致物料损坏。
29、加工标准或规范未及时更新,导致加工材料不能用。
30、施工过程中,施工不规范,钢筋下料或长或短,导致材料浪费。
31、容许使用不适当的材料,如太好或太差。
32、出现问题,不能追踪事故责任人,以致不能纠正。
33、领取材料过多,却未办退料。
34、未领取正确的材料,用错材料。
35、把可再用的材料当废料处理。
36、产生不合规物料,未能发现或未能及时停止生产。
37、未能检查水、电和压缩空气等管路、线路的裂开、破损情况。
38、不合格材料管理不当,把不良材料当合格品用于工程施工。
39、缺乏有效系统防止材料外流、避免损失或被偷。
40、钢筋绑扎过程中搭接过长。
41、拉筋及箍筋弯头的长度过长。
(二)、混凝土:
图纸或清单量中混凝土方量是未扣除混凝土中钢筋所点体积的,但如果实际所用砼量能与图纸量相符,那就说明混凝土施工管理相当到位了。混凝土施工亏方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对混凝土的材料管理尤须加强。
42、混凝土质量不达标,亏方。各地都有商品砼协会,选择信誉好的砼厂家,这点还是能够保证的。
43、浇筑过程中,模板封堵不到位造成跑浆。
44、混凝土振捣过度或不够,导致返工。
45、商品混凝土强度,未按设计要求提供或砼标号作用错误。
46、高层混凝土施工,设备落后导致的浪费。
(三)、模板:
47、模板加工不当,或加工标准不统一。造成模板利用率不高或周转次数减少。
48、防护措施不够,野蛮拆模,导致模板重复使用率低。
49、模板正反面混用。
50、支撑体系不科学,导致模板变形或损坏。
三、机械设备:
51、缺乏整体调度计划,可用的机器未获得充分利用。
52、疏于检查机器,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及避免故障。
53、未定期检查——绳、皮带、链条、输送带、润滑系统等。
54、缺乏定期清洁、维护。
四、场地空间:
55、材料不适当地排放与储存。
56、未充分注意材料从出厂到现场的运输计划。
57、机械设备的错误安置。
58、不能保持走道清洁,工具乱丢乱放。
59、废料未报废。
60、材料供应处场地交通、空间能满足实际需要。
61、不常用的机器与设备占据大量空间。
62、照明不足,形成黑点,死角。
63、单位内布置不良,不能保持条理。
64、工作场所放不需要的物料,仓库与工作场所不分。
65、未重视事物整顿的重要。
66、未培养及督导物品用完要归、定位。
67、定期(每日、每周、每月)清理,未能长久保持。
五、现场签证:
现场签证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由发包人现场代表(或其授权的监理人、工程造价咨询人)与承包人现场代表就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责任事件所作的签认证明。现场签证因现场可操作性强,已成为工程施工一项重要的增费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图纸、合同外的,导致施工成本或施工内容合理增加的部分,都可采用现场签证的形式进行确认。签证一定要有理有据、合情合法,且要预留出审计富裕量。
68、挖方中有渗水,可以签证地下水位高度,挖湿土价格比干土高。
69、渗水较大,还可以编写施工方案申请排水降水措施和边坡支护措施。
70、遇到有地下障碍物,应该签证。
71、现场狭窄或者边坡不够稳定等情况下无法在现场堆放足够的回填土时,应该签证外运土方量以及运距。
72、基础施工期间,如果因雨停工或者因甲方原因延误工期,其排水降水费用可以按照台班签证。
73、如果因发包方原因长期停工、停水、停电,一定要记期停工,一定要记住不要拖到开工才签证,至少一个月要办一次。
74、砌筑部分的签证一定要说明砖的破损程度,不然审计会直接把材料减掉。
75、赶工增加的模板,是可以正大光明地签证。
76、核算时,不要忘记保温层的排气管及管件,面层保护层的油浸木丝板和油膏嵌缝。
77、分包单位如果损坏或者污损了你的设备,毫不客气找他要,协商不成找甲方签证。
78、成品保护做了才有钱,现场哪怕是拿竹篙子围一下,破麻袋铺一下也要尽快证明,办理签证。
79、严格控制灰缝,砂浆比砖贵的情况下,砂浆灰缝应尽量留小,反之则应尽量留大,当然首先应满足规范,在可调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80、清理的残渣可以作为回填土夯填到一层地面里。
六、意外事故:
81、未认识到预防意外事故是工作的一部分。
82、安全意示不强,安全防护不到位。
83、未按要求标上危险记号,并保持干净与易读。
84、未建立良好的安全操作规程,不能长久地执行。
85、缺乏必要的安全装配:如手套、安全帽等。
七、人事管理:
(一)、人事费用:
86、无节制的业务招待费。
87、没有明确标准的奖罚制度。
88、人员变动导致的直接与间接成本增加。
89、施工现场无关人员过多,一岗多职。
(二)、项目部管理:
90、项目部生活费用无明确标准。
91、办公用品管理混乱。
92、物资采购环节不透明。
93、职工差旅、交通费用管理松懈。
94、节约办公成本。打印纸用两面、人走电断等。
(三)、现场管理:
95、焊条、钢丝等小型生产工具、用具浪费严重。
96、场地水电线路混乱,影响施工。
97、安全工作不到位,隐患多。
(四)、部门协作:
98、缺乏与其他管理人员或部门的沟通、合作。
99、公司政策执行不到位。
100、部门、班组间互相推诿责任。
施工管理要求精细化施工,责任落实到人。一个经验丰富、制度到位、尽职尽责的团队,一定能做出让业主满意、老板满意、职工满意的精品工程。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丫露空间 http://www.yarluo.cn/post/344.html
已经有 ( 4 )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你也评一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