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规程※ > 正文内容

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高清在线浏览

2014年12月08日※技术规程※894351

今天丫露空间和大家分享的是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2011年4月22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2、术语;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4、砌体工程;5、钢筋工程;6、混凝土工程;7、保温及屋面防水工程;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9、钢结构工程;10、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11、越冬工程维护。

部分章节有目录如下图所示:








因空间受限,正文节选分享于百度网盘了,提取码:T104。如有需要可到百度网盘查阅,百度网盘文件为方便查阅,已按图集目录编制页码。

您也可以留下邮箱,欢迎交流学习。

标签: JGJ技术规程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高清在线浏览

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高清在线浏览

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此版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JGJ/T23-2001同时废止。混凝土现浇结构主体验收时需对主体结构进行强度检测,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检测一般采用回弹法进行强度检测。原理: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之间存在某种相关系,而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通过回弹仪读得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表面硬度则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碳化深度:在有代表性的测区进行碳化深度测定。当碳化深度大于2.0mm时,应在每个测区进行碳化深度测定。检测方法:每测区测取16个回弹值。每读数精确到1。测点间距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少于30mm。在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始终垂直于被检测区的测点所在面。计算出回弹平均值后,根据碳化深度进行查表,表中数值即为检测区域砼强度代表值。测区的面积不...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含条文说明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含条文说明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替代JGJ130-2001,2011年01月28日发布,2011年12月01日实施。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构配件;4、荷载;5、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施工;8、检查与验收;9、安全管理。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荷载分类及计算;满堂脚手架、满堂支撑架、型钢悬挑脚手架、地基承载力的设计;构造要求;施工;检查与验收;安全管理。部分章节及目录如下图所示:...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含条文说明)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含条文说明)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替代JGJ46-88,2005年4月15日发布,2005年07月01日实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一、主要技术内容 1、总则;2、术语、代号;3、临时用电管理;4、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5、接地与防雷;6、配电室及自备电源;7、配电线路;8、配电箱及开关箱;9、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10、照明;三个附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1、综合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供电系统中应采用的三项技术原则; 2、增设术语、代号为正文单独一章,删去附录中的名词解释; 3、补充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验收的规定; 4、将原“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一章更名为“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增补对外电线路...

JG/T208-2007《门、窗用钢塑共挤微发泡型材》

JG/T208-2007《门、窗用钢塑共挤微发泡型材》

JG/T208-2007《门、窗用钢塑共挤微发泡型材》,2007年04月09日发布,2007年10月01日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一、本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门、窗用钢塑共挤微发泡型材的分类、代号、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门、窗用钢塑共挤微发泡型材(以下简称“型材”),与之配套的非共挤微发泡型材也参照本标准。 部分章节及目录如下图所示:...

DBJ/T45-065-20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含条文说明)

DBJ/T45-065-20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含条文说明)

DBJ/T45-065-20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2018年04月24日发布,2018年07月01日实施。 一、本标准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一般地质条件下临时性建筑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 二、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岩土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5、水平荷载与抗力;6、基坑稳定性;7、支护结构设计;8、支护结构施工与质量检测;9、地下水控制;10、基坑开挖;11、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12、基坑监测;附录。 部分章节及目录如下图所示:...

评论列表

风语者
风语者
2017年11月30日

好文章,谢谢分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