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收藏※ > 正文内容

施氏食狮史-- 一字之诗

2009年01月18日※美文收藏※32230

赵元任先生的《施氏食狮史》写于1930年代,限制性地使用一组同一读音但字形不同的汉字来行文,借以说明汉字及汉语书面语的功能——以形表意。这段短文只能用书面语才说得清楚,口语无法直接准确表述这段同音语句的意思。

赵元任是近代常州人士,住在青果巷。

《施氏食狮史》是一篇由赵元任所写的设限文章。全文共九十二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这篇文言作品在阅读时并没有问题,但当用普通话朗读或者拉丁化作品时,问题便出现了。这是古文同音字多的缘故。

很多人认为赵元任是希望通过本篇,引证中文拉丁化所带来的荒谬。但是支持拉丁化的人却指出赵元任乃是国语罗马字的主要设计者,他只是举例说明拉丁化只适合於白话文,不适合於文言文。

【原文】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适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白话及解题】住在石头做的屋子里的姓施的诗人,喜欢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姓施的常常到市集里看狮子。十点钟,刚好十头狮子来到市集。这时,刚好姓施的(也)来到市集。姓(施)的看这十头狮子,仗着箭的力量,使这十头狮子死了。姓(施)的收拾这十头狮子,到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潮湿,姓(施)的命令侍者擦拭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擦(好了),姓(施)的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吃的时候,才知道这十头狮子,实际上是十座石头做的狮子的尸体。试解释这件事。

注音:

原文拼音化后如下(汉语拼音正词法建议数字以阿拉伯数字代表,故「十 shí」作「10」):

<< Shī Shì shí shī shǐ >>

Shíshì shīshì Shī Shì, shì shī, shì shí 10 shī.

Shì shíshí shì shì shì shī.

10 shí, shì 10 shī shì shì.

Shì shí, shì Shī Shì shì shì.

Shì shì shì 10 shī, shì shì shì, shī shì 10 shī shìshì.

Shì shí shì 10 shī shī, shì shíshì.

Shíshì shī, Shì shǐ shì shì shíshì.

Shíshì shì, Shì shí shì shí shì 10 shī.

Shí shí, shǐ shì shì 10 shī, shí 10 shī shī.

Shì shì shì shì.

1980年代后期,一本王码电脑打字教本曾收录有赵先生的《施氏食狮史》全文供打字练习。显然,采用王码向电脑输入赵文,比用拼音输入方便。但赵文仅是一个特例,无论在语言学还是电脑输入法方面,都是一个特例。

根据眼下社会新形成的环保意识,笔者根据赵文的思路,另行起草,增添为两位人物,草成《施氏释史氏》,键录如下。

“石室施氏嗜狮,识狮势,诗饰狮;石狮市史氏事石师,嗜食狮,视时嗜,恃势誓食十狮。史氏驶市识狮,是时施氏适视市,适十狮适食市。施氏示十狮使史氏视,史氏拾矢试狮,是似食十狮实十石狮。施氏释史氏是事:狮失,世嗜逝,世逝。史氏释嗜,始师事是食市十石狮。十狮峙,嘘湿噬蚀石,石狮市石师史氏使十石狮莳石室施氏石室。”

《施氏释史氏》释文:家居石宅的施先生十分喜欢狮子,不但熟悉狮子的形态、生态,还写过好些描述和赞美狮子的诗词。在石狮市,有一位史先生是个石匠艺人,喜欢吃狮子肉,把这种喜好看成是一种时髦,打算凭着自己的石雕才艺一定要吃上十只狮子的肉。(这一天,)史先生开车来到集市上寻找狮子,恰好施先生也到市场上转悠,更巧的是有十只狮子被送到了饮食一条街。施先生告诉史先生有十只狮子,让他去观看,史先生拿着一枝箭矢去逗弄狮子,那十只看起来几乎乱真、可以吃的狮子其实是十只石头狮子。施先生就吃野味一事对史先生说:如果狮子绝种了,某些人喜欢吃野生动物的嗜好也就随之同归于尽,人类社会也会(因生态失衡)走向消亡。于是史先生决定戒除贪吃狮子的恶习,并着手以食街上那十只石狮子为艺术借鉴的楷模。十只新的石狮雕塑完工了,排列壮观,慨叹酸雨对石雕的侵蚀损坏,石狮市的石匠艺人史先生把十只石狮子搬送到了石宅施先生的石屋里安放。

《施(shī)氏(shì)食(shí)狮(shī)史(shǐ)》

石(shí)室(shì)诗(shī)士(shì)施(shī)氏(shì),嗜(shì)狮(shī),誓(shì)食(shí)十(shí)狮(shī)。

氏(shì)时(shí)时(shí)适(shì)市(shì)视(shì)狮(shī)。

十(shí)时(shí),适(shì)十(shí)狮(shī)适(shì)市(shì)。

是(shì)时(shí),适(shì)施(shī)氏(shì)适(shì)市(shì)。

氏(shì)视(shì)是(shì)十(shí)狮(shī),恃(shì)矢(shǐ)势(shì),使(shǐ)是(shì)十(shí)狮(shī)逝(shì)世(shì)。

氏(shì)拾(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适(shì)石(shí)室(shì)。

石(shí)室(shì)湿(shī),氏(shì)使(shǐ)侍(shì)拭(shì)石(shí)室(shì)。

石(shí)室(shì)拭(shì),氏(shì)始(shǐ)试(shì)食(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

食(shí)时(shí),始(shǐ)识(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实(shí)十(shí)石(shí)狮(shī)。

试(shì)释(shì)是(shì)事(shì)。


标签: 美文

相关文章

三菱越野VS日本女人

三菱越野VS日本女人

老婆对汽车不是太懂,连常见的车标都认不太全。吃过晚饭后经常和老婆一起出去溜弯,每走的车多的地方老婆就会去认车标。今天和往常一样,老婆一边走一边认车标。现代、本田、奥迪、雪佛莱……突然老婆指着一辆三菱帕杰罗越野车说:“老公,这辆车一定是日本车吧!”我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老婆问到:“行啊!有进步,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婆得意的说道:“那是自然,你老婆多聪明啊!你没看到它背后也背着一个日本女人衣服上才有的包包嘛!”我无语……和服知识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部都要缠上一个看来既象小背包的东西。其实,那不是小背包,是腰带的打结,日本人把它叫做“带”。桃山时代(1582-1600),丰臣秀吉积极倡导海外贸易,招致许多传教士远渡重洋前来这个东方极地岛国。当时日本人见传教士的外袍是用绳子状带子系住,很感兴趣,纷纷模仿。日后又受朝鲜传统服的宽腰带影向,才逐渐演变成今日和服那种包包结腰带。最初只是将编成绳子状的带子层层...

分道扬镳的镳指什么

分道扬镳的镳指什么

一、释义本义:分道而行。才力相当,各有千秋。犹独树一帜,各行其是。比喻:比喻志趣、目标不同,各走各的。二、成语故事此典出自《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孝文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元志做洛阳令。元志青年时代读过不少书,学识丰富,并且办事干练,为人强悍。他的父亲曾经救过皇帝的命,所以元志在孝文帝面前,有些自鸣得意。有一天,元志乘车出门,在路上巧遇朝廷的御史中尉李彪。李彪的官职比元志高,按礼节元志应该给李彪让路,但是元志毫不谦让,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两人只好一块来见孝文帝,让孝文帝裁决。见了孝文帝,李彪说:“我是朝廷上的近臣,哪有洛阳令与我抗衡的道理?”元志说:“神乡县士,普天之下谁不编户?所有居住在洛阳的人全部都编在我的户籍中,我岂有趋避中尉的道理?”孝文帝看看他们俩人,由于两个人都是自己的亲近臣僚,...

魑魅魍魉是几种妖怪?

魑魅魍魉是几种妖怪?

一、释义本义:指传说中山川间害人的鬼怪。比喻: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含贬义。出处: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体。”。二、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周天子名义上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已逐渐失去控制各个诸侯国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南方的楚国逐渐强大了起来,特别是到了楚庄王时,楚国就产生了侵吞中原、取代周王朝的野心。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带领大军去攻打陆浑的戎人(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散居于今河南嵩县及伊川县境),来到了东周王朝的都城王城(今河南洛阳市)城下,在那里炫耀武力,阅兵示威。周定王知道后,赶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就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是个什么样子,其大小轻重如何。九鼎是周王朝最高权力的象征。王孙满心里明白,楚庄王特意问鼎,显然是藐视周王朝,并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于是他机智而又含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